审计重点难点会计处理风险提示-118页.pdf

本期精选审计重点难点会计处理风险提示-118页.pdf

包括:新租赁准则执行问题;新收入准则执行问题;PPP 业务会计处理问题等

免费获取,无需转发!

资料展示

领取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日知资管”

②聊天框回复“C002”关键词免费领

✪ 用户权益

1、数据库永久使用,没有期限限制

2、可以直接获取往期全部数据库打包资料

附:详细目录

第一章 新租赁准则执行问题  5

一、关于新租赁准则执行日期  5

二、新租赁准则主要变动内容  5

(一)完善了租赁的定义,增加了租赁识别、分拆、合并等内容  5

(二)取消承租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分类,要求对所有租赁(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

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6

(三)改进承租人后续计量,增加选择权重估和租赁变更情形下的会计处理  6

(四)丰富出租人披露内容,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6

三、关于适用范围  6

(一)关于土地使用权租赁的适用范围 6

(二)关于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双方的适用范围 6

四、关于租赁确认豁免  6

(一)短期租赁的认定  7

(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认定  7

五、关于租赁合同的识别  8

(一)关于租赁与销售或采购的区分  9

(二)关于租赁合同与服务合同的区分 9

(三)关于 PPP 项目资产使用权的适用范围  9

(四)关于长期免费使用关联方资产是否属于租赁 9

(五)关于提供仓储服务、酒店服务是否属于租赁 10

六、关于租赁期的确定  10

七、关于承租人会计处理  11

(一)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基本确认和计量原则 11

(二)关于可变租赁付款额的确认  13

(三)关于融资租赁承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 13

(四)关于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是否包括增值税进项税 13

(五)关于承租人发生的租赁资产改良支出及其导致的预计复原支出的会计处理  14

(六)关于承租人偿还租赁负债所支付的现金在现金流量表列报  14

八、关于折现率的确定  14

(一)关于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的确定 15

(二)关于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与租赁内含利率的区分 15

(三)承租人能否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作为其增量借款利率  16

(四)房地产租赁可以房地产收益率为基础调整以确定承增量借款利率  16

(五)可以一般借款利率为基础调整以确定增量借款利率 16

(六)子公司能否直接使用母公司或集团利率?17

九、新旧准则衔接要点  17

(一)新租赁准则转换日及转换日后应考虑的调整处理 17

(二)租赁定义的实务豁免  18

(三)承租人衔接规定  18

(四)出租人衔接规定  20

(五)售后租回交易的衔接规定  20

(六)披露要求  20

第二章 新收入准则执行问题  21

一、可变对价  21

(一)常见价格调整机制  21

(二)新能源汽车补贴  21

(三)销售返利  22

(四)现金折扣  23

(五)可变对价与信用减值损失的区分 23

二、重大融资成分  23

三、应付客户对价  24

四、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24

五、运输费用  25

(一)会计处理原则  25

(二)具体处理口径  25

六、列报与披露  25

(一)支付给代理人的款项  25

(二)与销售商品相关的款项  26

(三)新收入准则相关信息的披露  27

七、关注新旧准则下报表列报科目与附注披露变化 28

(一)新收入准则会计科目及报表项目 28

(二)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区分  28

(三)合同负债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28

(四)工程施工企业新旧准则核算科目差异  29

第三章 PPP 业务会计处理问题  30

一、关于 PPP 业务会计处理适用范围 30

二、关于 PPP 业务模式的分类 31

(一)金融资产模式  31

(二)无形资产模式  32

(三)混合模式  32

三、关于 PPP 业务相关列报和披露 33

(一)PPP 项目建造期间形成的合同资产列报  33

(二)PPP 项目建造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和列报 33

(三)PPP 项目建造期间发生的建造支出在现金流量表列示 34

(四)集团合并范围内甲公司(发包方)承接 PPP 项目,但将实质性建造服务发包给集团合并范

围内乙公司(承包方)的,在编制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时,是否应抵销承包方的建造服务收入及发

包方对应的成本?  34

(五)社会资本方应当如何对 PPP 项目合同进行合并披露  34

四、关于衔接规定  34

五、社会资本方是否合并项目公司  35

第四章 股份支付相关问题  37

一、股份支付的判断  37

(一)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定向增发股份是否属于股份支付 37

(二)向员工以外人员授予股份是否构成股份支付 37

(三)实际控制人受让股份是否构成新的股份支付 38

二、以首次公开募股成功为可行权条件  38

三、授予限制性股票  39

(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确认和计量 39

(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确认和计量 40

四、一次授予分批解锁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 40

五、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和作废会计处理  41

六、集团内股份支付  41

(一)母公司向子公司高管授予股份支付时,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股权激励费用的分摊  42

(二)受激励高管在集团内调动  42

(三)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股份  42

第五章 金融工具相关问题  43

一、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估值方法  43

(一)存在活跃市场的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 43

(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 43

(三)成本是否可以代表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 45

二、金融工具减值  46

(一)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  46

(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运用  47

(三)财务担保损失  47

(四)迁徙率模型案例  47

(五)前瞻性调整  49

(六)合同资产减值  50

六、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51

(一)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51

(二)向少数股东签发的看跌期权  52

(三)特殊金融工具(可回售工具和有限寿命工具等) 52

(四)或有结算条款  54

(五)“让渡表决权”和“拖卖权”条款是否构成间接义务  55

(六)对特定法律法规的考虑  56

Related Posts